道德经解读70~81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被”同“披”)褐怀玉。

(《德道经》第35章“怀玉”:)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本章比较直白,老子在慨叹自己的观点很少有人能理解。本章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言有宗事有君”,“宗”代表的是根本,并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我们讲祖宗“祖”是起点和开创,“宗”是紧接着起点的第二继承位。“祖”的意愿初心能否贯彻下去,“宗”是最关键的一环。以十天干来做比喻,“祖”就是甲,“宗”就是乙,甲骨文的字形就是波浪形的延伸。在宇宙的尺度上这个“乙”就叫太乙。为什么说“言有宗”呢?因为言是对事物的陈述,它在时序上本身就是紧接着事物而发生的,居第二位。如果你想要了解什么叫事物的雏形你就必须听其言,言可道可名。“言”必须尽量真实准确地表达,这就是所谓的“信”,如果不能,要么是屈服于欲望的诉求,要么是屈服于境遇的压力。所以“宗”就是有根有据,“言必有宗”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非常重要。“事有君”是指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都有责任主体和指向目标,责任主体维持事物指向目标不改变直到事物完成。事物的初心就表述为指向目标,也就是说事物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产生。所以“君”指的是初心,由责任主体代行,所以人世的君王应该是替天行道的。初心从道,雏形有德。很多人并不真正深切的理解到初心以及雏形的重要性,他们被欲望所遮蔽迷失初心,被境遇所左右扭曲雏形,所以他们不理解不懂老子。圣人披褐而怀玉,披褐指的是简朴低调。怀玉比喻心藏智慧。下面我们把本章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我的话很好理解,也很方便实行,但天下人不能理解,也不能实行。言谈有根据,事物有初心。人们并不真的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非常少,照我说的做的人更少,所以圣人虽然拥有智慧看上去却像是穿着破衣烂衫。

红尘中人蝇营狗苟,的确很少有人关注并投身于智慧探索。相应地探索智慧者恐怕也就很难获得社会资源的资助,是孤独的人、贫困的人居多。你想象一下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人到暮年了身无长物,就是典型的披褐怀玉的形象。如果没有函谷关尹喜的追随侍奉,他将如何度过临终前的岁月?当然传说他可能是羽化登仙了,修炼者吐纳为生倒也不太需要很多的物质支持,能找到一个远离尘嚣、遮风避雨的山洞就很满意了。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德道经》第36章“知病”:)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很多专家认为“知不知”意思是知道要假装不知道或谦虚谦卑的认为自己不够知道;“不知知”意思是其实不知道以为自己知道,或者叫不懂装懂。总的来说意思是认知无极限,人应该谦卑,对自己的所知持保留态度,自己所获认知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阶段性的结论,所以明明有所了解也要声称不敢确定自己是对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同意人应该谦卑,也同意认知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但我认为这些专家对老子还是过度解读了,把简单的文意扭曲复杂了。老子很崇尚简朴直率,或许我们也可以在常识的水平上来理解老子所说的话。

我觉得所谓“知不知”就是知道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比别人知道的更多。这当然是值得崇尚的事情了。“不知”就是无意识,“知不知”就是探索无意识。无意识无疑是浩瀚无边可能无法穷尽的,围绕着一个知识有其更加宏大的背景,探索无极限,但只有通过“知不知”人类才能积累知识增长智慧。而所谓“不知知”应该是说不知道一些常识,不知道一些别人已经知道的事儿。这指的是缺乏常识的情况。如果一个人缺乏常识会不会被称为脑子有病?会不会在有的时候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正常思考容易犯错误?而圣人肯定并不缺乏常识并且还知道更多常人所不知道的知识,难道不是吗?懂装不懂和不懂装懂都不是诚信的行为。当然懂一点但不敢肯定自己是全懂的,这是谦卑,也是一种诚信。所以我们这样来简单明了的翻译本章:

探索无意识知道人们所不知道的,这是值得崇尚的事儿;而不知道人们都知道的,是一种病态。只有把病态当做病态才不是病态。圣人不是病态是因为把病态当作病态,所以不是病态。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德道经》第37章“畏畏”:)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不自贵也。故去被取此。

 

本章可以与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参照阅读,老子认为统治的最高境界就是老百姓知有而无感。让老百姓感到害怕的统治者是等而下之的再次,就是三流的统治者。只有民众并不感到恐惧的权威才是权威的顶峰状态或者说是最伟大的权威。老子明确说不要限制民众的居住,不要压制民众的生活方式生产经营。看看在疫情三年我们有些地方官都做了些什么吧!滥用公权力过度干预民众生活,让民众感到害怕,就是忘掉了民众才是国家的主人这份初心。统治者如果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话,就必须要有自知之明,但同时要低调而不是到处显摆;要爱惜自己的人品和名声而不自以为尊贵。现在世界各地的政府无论何种政体,政要们都在新闻中占据了黄金时段,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除非播报他们的新闻是为了监督他们。

本章没有太多的难点下面我们就给出白话文翻译:

民众不恐惧权威,是最伟大的权威到了。不要限制民众的居所便利,不要压制民众的生产生活。只有不造成压力,才不会引起反感。所以以圣人标准为价值取向的统治者应该有自知之明而不炫耀自己,自我爱惜而不自以为尊贵。所以要抛弃威权取向选择平和模式。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德道经》第38章 “天网”:)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弹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甲骨文“勇”为“恿”,篆书改以力为基础,《说文》指勇为气,综合来看,勇的古意当为下决心致力于某事,即选择。敢是“进取”的意思。后来“勇”和“敢”被混用和连用表示一种大胆不怕牺牲的姿态,导致对《道德经》本章解读拗口并有歧义。“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意思是“选择进取就死,选择不进取就活”。选择定有欲望驱动,老子不看好欲望,所以会倾向于比较保守的后者,但这两种选择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天意难测,怎么办呢?那就看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我们可以效法天道,无为而无不为。所谓天网指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因为同源交互所产生的普遍联系。由于事物的大量众多,这种普遍联系就变得很疏阔,以至于在日常我们会认为某些事物之间毫无关联,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或者不全面认知。所以“勇于敢”一时有利不代表永远有利,“勇于不敢”一时不利不代表长久不利。相对来说保守一点的选择勇于不敢更为靠谱,倾向于不要冒险要慎行。在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要审视我们的欲望它在情结的诉求和生命潜能的诉求之间更倾向于哪个,前者是非自然的,后者是自然的。

今日人类的很多观念都是很成问题的,譬如盲目地鼓励人们积极进取自我扩张,譬如说“最好的防御是进攻”甚至提倡“预防性打击”来先发制人,都与天道相悖,逞一时之快意,建短暂之成就,终究是造业添乱,难逃作死化空的命运。你看那成吉思汗杀人盈野血流漂杵缔造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卧尔帝国而今何在?而那些在有神信仰的约束下、在道德文化的浸润下循规蹈矩与人为善“勇于不敢”的人民生生不息延续到今天,并且还将代代传承下去。我们祈愿有神信仰的人不要背弃自己的信仰,讲道德的人不要放弃道德,若能如此,人类就有希望。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选择进取就走向灭亡,选择不进取就得以存活。这两种情况有时候有利有时候有害。老天爷所憎恶的谁知道是哪种呢?所以圣人也会感到难以抉择。(但是)上天之道是这样的,不竞争而必定胜利,不宣言而精准回应,不宣告而自然来临,宽和松弛而算无遗策。天道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虽然疏阔但什么都不会遗漏。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德道经》第39章“司杀”:)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本章承接上一章的内容。上一章提出“勇于敢则杀”这个观点是基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样一种背景,因此正常情况下民众都是怕死的,会选择“勇于不敢则活”。什么情况下民众不怕死呢?恰恰是严刑峻法民不聊生,民众的自由和利益受到严重侵蚀的情况下生无可恋的时候。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早期这种严刑峻法的趋势愈演愈烈。其实历史上也有先例,商纣王暴虐是有前车之鉴的。严刑峻法会悄悄造就越来越多不怕死的人铤而走险以求生,最终推翻暴虐者的统治。真正有权利有资格执行杀戮的主体是天道自然,譬如秋天的肃杀树木凋零,洪水和地震带走生命。把杀戮执行权交还给天道自然,那么人们就会回归正常害怕死亡的状态。如果民众是正常害怕死亡的,那么将少数个别的玩花样的刺儿头抓起来杀掉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这时候的“杀”属于天道自然勇于敢则杀规则的兑现落实。老子还进一步的说明,执行“杀”也是有专业性要求的,在人类社会设立刑法机构依法杀人,必须效法和吻合天道自然。统治者切忌越俎代庖,滥用刑罚会反噬自身。所以这就意味着司法需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行政需要有清晰的界限。他打了个比方,统治者随意插手司法,就好像代替熟练的匠人去砍树,很少有不伤自己的手的。因为熟练匠人砍树是自然的,贵族领主亲自去砍树就不是自然的。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民众不怕死,怎么能用死亡来威慑他们呢?如果民众是正常情况下怕死的,那么少数另类作妖的我抓住他杀掉他,还会有谁敢像他那样?依照常理设置专门的司法机构执行刑罚,如果代替司法机构执行刑法就好像代替熟练的匠人去砍树,而代替熟练的匠人去砍树,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德道经》第40章贵生:)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这一章老子指出了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上下利益分配平衡的问题。统治者如果滥用权力横征暴敛,使得民众生无可恋就会拿生命冒险。本章最难理解的是最后一句话“夫为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我们知道老子的《道德经》默认的读者首先是他所处时代的君子和统治者,其次才是后世的人们、普罗大众。尤其是《德经》更倾向于是对统治者布道,《道经》更倾向于是对大众说法。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成为君子一样的圣贤之人,这最后一句话里边有一个“贤”字是一种当时经常用于衡量士大夫好坏的价值尺度,所以这应该是说统治者“唯无以生为”比“贵生”要好。前者是指“不以追求生活享受为人生目标”,后者是指“尊贵奢侈的生活方式”或“特别重视生活享受”。相对于民众而言老子对统治者有更高的道德期待,民众“贵生”属于人性本能,而统治者最好应该恬淡一些,超越本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统治者有权力,很容易集中社会资源,如果也以“贵生”为取向就很容易利用权力从民众那里攫取更多利益,打破上下利益分配平衡,导致社会问题甚至危机。这也是说统治集团必须是能够超越基本的食色性需求的社会精英,如果超越不了,那么一旦掌握权力更容易堕落为人渣。看看这些年来被揪出来的贪官污吏吧,动辄上亿的贪腐金额,大量的权钱权色交易被曝光,令人触目惊心。

不过按照《德道经》的行文这最后一句话是“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缺一个“于”字,就可能是另一种解释,“无以生为者”就是“以无为的方式来治理民生(不乱折腾)”,这才是更高明的注重生命的统治之道。“贵生”解释为“注重民生”。我倾向于认为这才是原义真解。通行本的文本意义更像是儒家的“富贵不能淫”的道德诉求,当然这方面跟老子的期待是一致的。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为白话文:

民众陷入饥饿的境地,是因为统治者横征暴敛所以饥饿。民众变得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瞎折腾所以难以治理。民众拿命冒险,是因为统治者追求生活享受所以民众玩命。唯有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民生不折腾,才是更贤良的注重民生的统治之道。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德道经》第41章“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道家的历史故事里有一则《常枞三问》:传说老子去看望病中的老师常枞,说:“老师病得这么重了,有没有什么话要交代弟子的?”常枞说:“你还记得我说过的,经过故里的时候要下车吗?”“当然记得,那意思是念旧情不忘初心。”“那你还记得看见高大的乔木要迎上去礼拜吗?”“当然记得,那意思是要敬重经验丰富的老者。”“很好,”然后常枞张大了嘴巴问老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当然在呀。”“那你看牙齿还在吗?”“都掉光了。”“那你明白是什么道理吗?”老子说:“柔弱者绵绵生存,刚强者容易毁折。”听到老子的回答常枞非常满意,说:“天下的事理都在其中了,我还能有什么可以教给你的呢?!”

本章以十分简朴的比喻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强”的本义是僵硬,在人事上引申为“不肯变通的霸道”,譬如强盗强人都是这个意思。强者不能持久,一是因为时过境迁强者不适应变化;二是因为遭遇更强者强强相克瓦解在顷刻。而时间是柔弱的盟友,譬如水滴石穿;初心是柔弱的出发与归宿,所以从道如流,随遇变化而存续。修炼者如果彻悟这种坚守初心而又灵活变化的“柔弱”,当然延年益寿甚至长生登仙。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死的时候很僵硬。自然万物花草树木活着的时候脆弱,死的时候干枯坚硬。所以僵硬的是死亡的,柔弱的是生存的。所以僵硬的军队不会取胜,坚硬的木材会被砍伐。强大坚固的处于劣势下位,柔弱的处于优势上位。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德道经》第42章“天道”:)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本章指出了天道与人道的不同,这是老子的洞见。天道有德,天然具有寻求平衡性,损有余而补不足,譬如水往低处流。风向气压低的方向吹,树木如果拥挤会尽量寻找空隙生长,高高的悬崖会风化坍塌,大自然的变化具有一种波动性,高峰变为低谷,低谷变为高峰。乌云密布就会下雨,然后云开日出。任何事物都在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无中生有,有化为无。而人道取决于个体的欲望和能力,其发展的过程就是利益的汇聚,资源的集中。富有者更加富有,贫困者长期贫困,这种情况违反了天道的平衡性,如果任其发展不加矫正,那么天道的平衡性就会发挥作用,导致人类社会剧烈的动荡和毁灭。圣经故事里讲到了俄美拉城被上帝天火烧毁,因为这个城市道德败坏到了找不出十个义人的程度。历史的经验也表明一个社会如果过分的两极分化贫富不均就会爆发具有极端破坏能力的革命,很多无辜者都会被卷入其中失去生命。所以统治阶层不可以横征暴敛,应该轻徭薄赋,调剂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培养厚实的中产阶层基础,用适度的福利救济极端贫困的人口,用严密而独立的司法防止权力寻租的腐败等等,这本质上就是主动地学习和运用天道的平衡机制。好的统治者是从道如流的,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本章没有太多的难点我们就直接翻译成白话文:

天道就好像把弓弦扣到弓上一样,高的拉低,低的抬升。减损多余,补充不足。所以天道损有余补不足,而人类们却剥夺匮乏者去奉养富有者。谁能富有并愿意奉献给天下人呢?只有有道者才这样做。所以圣人实干而不标榜,做成而不居功,他不喜欢展现自己的贤明。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德道经》第43章“水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则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之也。是以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第四十三章有句话:“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说的就是水的力量。水的力量是道的力量的最典型的象征和代表。老子常用水来比喻道。如果说道生初心,水象征雏形。水可以用于清洗保洁,可以用于灌溉新生,老子说上善若水,最为柔弱的水蕴含无穷的潜力,承载着天道的意志。

事物的稳定性可以称之为刚强,事物的变化性就好比柔弱,变化总是在改变稳定创造新的稳定,所以柔弱总是胜过刚强。这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哲理。对应到社会治理,那么上层建筑就代表刚强,经济基础就代表柔弱,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就是柔弱胜刚强;统治集团代表刚强,人民群众代表柔弱,柔弱胜刚强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终将决定统治集团的存废去留。当人类文明出严重的腐坏道德沦丧,上帝如果用愤怒的天火毁灭一座又一座罪恶之城依然无法纠正过来,那么上帝的悲伤就会以大洪水扫荡现有的文明秩序,予以重新启动。柔弱的水是祂最后的手段。

一切刚强者只有臣服于柔弱者、为柔弱者服务、与柔弱者和谐共处、履行好自身的功能并承担所作所为的后果、向柔弱者虚心学习,才能长生久视。其中“履行职责承担后果”就是本章所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王”的意思。文中“垢”指现实问题,通假词为“诟”,因出现的问题而被批评。拥有多大权力,就要接受多大的批评监督。国家出问题,必然问责于政府。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为白话文:

普天之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也没有比他更能攻坚的事物,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弱者胜过强者,柔者胜过刚者,这个道理天下人都知道但少有人遵循。因此有圣人说,因现实问题承受批评的才是政府领袖;对境内灾难负责的才是领主王者。这应该是常识却听上去像是反话。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德道经》第四十四章“右介”: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勶。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上古契约,以刀刻于木板。立约双方各持一半。债权人或甲方持左,债务人或乙方持右。德道经文中“右介”,指从左向右的让渡,譬如债权人向债务人支付债款,所以右介和左契并无不同。下面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调和了大的怨气,心里必然会有残余的怨气,怎么能让他行善举呢?所以圣人作为契约甲方,不会苛求于乙方。有德行的人们可以契约合作,无德行的人们必须彻底厘清界限。天道并不亲近任何人,但经常馈赠善良的人。

上古的契约简单而互利,合作方相互礼让和气生财;后来的契约复杂而面面俱到,讲究公平到锱铢必较,有时还仍然难免一方对另一方的欺诈。这就是所谓“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德道经》第30章“安居”:)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本章描述了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形态:小国寡民。国家要缩小到供千人使用的器物成为不必要,因为不必远行而不用车船,因为没有战争而虚设军人。社会简单到结绳记事,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很满意,国家小到彼此之间能听到鸡叫狗叫,但却几乎没有利益上的往来需求。其实就是国家村落化、社会熟人化,因此人们比较容易以道德情感建立社会关系而不是以陌生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法律契约来建立社会关系。这种小国家由于地域的接近、物产的相似性的确也没有多少往来的需求。目前西方社会的小城镇村落自治模式就很接近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熟人社会,许许多多这样的小城镇村落自治单元联合起来成为州县政府,州联合起来成立联邦或邦联。逐级分权上下制衡,保障了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很值得借鉴和学习。州或联邦可以保障两个距离较远的自治村镇之间的物质流动并为辖内自治村镇提供军事保护和共用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服务。联邦和邦联可以看作是小国寡民的进化版。使得大国也受益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精髓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缩小国家从而减少人口,使得千人规模使用的器物不再必要。使民众因为担心遇难死亡而不愿意外逃迁徙。虽然有车有船但无人乘坐;虽然有盔甲兵器但没有战斗。使民众回复到结绳记事的时光,对普通的饮食感到甜,对日常的衣服感到美,对传统的习俗很投入,对居住生活感到安心。邻近的国家相互能看见,并且听到彼此的鸡叫和狗叫。不同邦国的民众即使老了也没有觉得对彼此的需要而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德道经》第31章 “不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最后一章老子讲述了作为圣人的一种德行,就是不要私藏知识,而要与人分享。而与人分享首先要讲诚信,分享的是真理,往往是直率而朴实的,不是华美修饰的。其次是善意厚道,不去遮丑护短自圆其说,狡辩维护自己。第三是不要不懂装懂,也不要不求甚解之广博而不深入。与人分享真知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反而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可能有更多的领悟。就像天道总是利他资生,圣人也是真知的奉献者。这当然也是老子写出《道德经》的初心,他真诚善良而深入地分享了他对道德的领悟。

下面我们将本章翻译成白话文:

诚信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信。善良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智慧的人深藏不露,看上去什么都懂的人不具有真智慧。圣人不聚敛私藏,已经分给别人的,自己更加拥有;已经赠送给别人的,自己更加多。就像天道滋养而不侵害,圣人的做法是作贡献而不争利益。

       至此,《道德经》解读完毕。

 

 

参考文献:

 

《老子·德道经》,熊春锦 校勘,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9年;

《闻老子之声,听《道德经》解》,【韩国】崔珍皙,齐鲁书社,2013年;

《老子•庄子》,李耳、庄周 著,北京出版社,2006 年;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魏】王弼 注,楼宇烈 校释,中华书局,2008.12;

《细说汉字》,左民安 著,九州出版社,2005年3月;

《汉典》:https://www.zdic.net/

郭店楚简《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全文.附图 (sohu.com)

 

 

创建时间:2024-02-21 11:27
浏览量:0
首页    国学管窥    道德经解读70~81